大美西江
李盎 |
2010年07月27日13:18 来源:西部时报
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 打印 | 留言 | 论坛 | 网摘 | 手机点评 | 纠错 |
![]() |
西江,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,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。现有1288户、5405人,为全国最大的苗寨,故称“千户苗寨”。其村落、吊脚楼、美人靠等,集中展现了苗族的建筑文化,被誉为“民族建筑之瑰宝”,2005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美,是永不厌倦的视觉洗濯。
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,从清晨出发,来到曾经无数次向往的传说中美丽的地方。这个地方是隐藏且不易觅得的。它的体量并不庞大。站在主流城市之外,却比那耸拔琼列的高楼大厦更能吸引眼球。因为它有着自己的大美。
这里,没有恢弘的标志性建筑;这里,只有一个族群的无声的足迹。它很不嚣张,小心翼翼地在群山和森林之间显出了轮廓,却无意突出自己。它并没有显示力量,显示的是一种谦恭的生存智慧。然而,在它的无言中,却回答了当代人的哲学叹喟与文化迷惑——人该怎样生活才是最好的。
这个地方叫西江。
美,是恒久不变的心灵抚慰。
乐呵呵地,你可以完成一次美丽的身份转换。换上齐腰紧身的青素右衽上装,围着五彩斑斓的百褶裙,外罩缎质绣花手工精致的围裙,头戴银冠、银花还有银角,胸佩象征富贵豪华的银质项圈,美人靠一坐,生出千般缱绻;雕花窗一开,推出万种风情。
你可以在一次清凉的午后,对这个寨子做一次轻快的巡视,感受寨子无数只历史之手的触摸。走累了,看累了,你可以走进任何一户农家,品味一餐农耕文明酿就的盛宴。你不用担心被拒绝,你是这个寨子永远欢迎的客人。
这里,盛装着用之不竭的热情的琼浆;这里,盛装着取之不尽的温暖的人心;这里,盛满了恒久不变的心灵的抚慰。
如果,你是一个远方的过路的倦客,不妨在一盏油灯的光照下停住你的步履,分享一次苗寨青年人的爱情欢乐。苗家人的爱情,在歌声里得以升华和圆满。
如果,你是一个远方的匆忙的游子,不妨在一场正演绎着的舞蹈前停住你的步履,分享一次苗家人的日常喜悦。苗家人的舞蹈,是精神领域的美丽绽放。
老人们的《苗族古歌》,讲述的是西江过往的岁月。有谁知道,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古老而依然美丽逼人的民族,竟然是从苦难的历史深处一路迁徙,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的。追溯既往,这里的苗民竟是蚩尤的后代。
时光流转,一去五千年。今天西江的苗家人,把这一切打磨成了原生态的美丽范本。
吊脚楼,是西江人最美丽的居住方式;酸汤鱼,是西江人最美丽的饮食方式;美酒与笑容,是西江人最美丽的生活方式。
古歌的吟唱,是对祖先的美丽追述;锦鸡舞的灵动,是对精神的美丽慰藉;铜鼓舞的奔放,是对生活的美丽张扬。
而所有的所有,都是苗寨人对苦难历史不屈的回答。
用美丽回答苦难,用笑容面对艰辛——西江存大美,大美在西江。
来源:西部时报
(责编:常雪梅) |